在《常山縣志》中,桐門人吳亮只有短短的文字記載,元豐二年(1079年)進士,吏部郎中(宋會要輯稿中載右司郎中,筆者注)、觀文殿修撰、開封小尹。但是,提到米芾名氣就大得多了,其《游靈峰寶剎》,愛好書法的人大多知道,蘇東坡贊之為“風檣陣馬,沉著痛快”。這次出游的同伴有邵篪、胡端修,以及桐門人吳亮。該帖書于崇寧甲申年(1104年)五月,米芾時任無為(今安徽無為市)軍使。
邵篪,丹陽(今江蘇鎮江)人,熙寧六年(1073年)進士。典籍記載邵篪身材魁梧、高鼻深目、大卷發、絡腮胡自然上卷,遠看如同一頭健壯的雄獅(以筆者看他是西域人后裔,是否為沙陀人待考)。歷任戶部郎中、開封府推官、承儀郎、司農寺丞等。邵篪因為在一次朝議中不小心放了個屁而被宋哲宗貶到越州(今浙江紹興)任職,并由此得到了個“泄氣獅子”的外號?!墩樻偨尽泛汀独m資治通鑒長編》有其相關記載。
胡端修,今常州市武進區人,父胡宗愈,祖父胡宿,官宧世家。曾任承議郎,因“元祐黨籍”被編管,崇寧五年(1106年)重新被起用為宣德郎。吳亮、胡端修為同榜進士。
米芾,葬潤州(今江蘇鎮江),祖籍今湖北襄陽。曾任校書郎、書畫博士、禮部員外郎、淮陽軍知州等,“元祐黨籍”事件中被貶。書法家、畫家,與蔡襄、蘇軾、黃庭堅合稱“宋四家”。
另據《建寧府志》和《福建通志》記載,吳亮在宋大觀年間(1107-1110年)在建寧府任南部都尉,以及知軍州事(宋慶元年以后改稱知府,筆者注)。
潘自牧,婺州(今金華市)人,宋慶元二年(1196年)進士,曾知常山、龍游縣,其所撰的《記纂淵?!分休d“父子隔坐”,即吳亮(尚書令)與其子吳騭(中書令)每逢朝會,皇上要求兩人隔云母屏風而坐。南宋太學生謝維新,建安(今福建建甌)人,在其所編《古今合璧事類備要》中有同樣記載。
曾鞏,建昌軍南豐(今江西南豐縣)人(1057年進士),北宋文學家(唐宋八大家之一)。在其為陳巽(字公順。北宋德化今江西九江人,1015年進士)撰寫的墓志銘中記載進士吳騭(詳見元豐類藁卷四十七)。
吳 武
2022年9月23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