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隋到清,中原皇朝大多采用三省六部的體制。三省指中書省,門下省,尚書??;六部指尚書省屬下的吏部,戶部,禮部,兵部,刑部,工部。兵部尚書相當于現在主持中央軍委日常工作的副主席兼國防部長。在古代,兵部尚書名義上有管轄軍隊的一切權力,包括國防安全,軍官任命,軍隊操練,后勤等等,但實際上他并沒有調動軍隊的權力,比如在唐朝,這個權力由樞密使掌控。并且有時侯,兵部尚書并非實職,而是賜授于保家衛國有重大貢獻的軍隊將領的一種勛銜。
本家譜記載,始祖吳祐公自后唐起,族人經后晉,后漢,后周,宋各朝為國戊邊,開疆拓土,功績卓著,其中祐公弟吳祿(字/號,伸),兵部尚書?!冻I娇h志》記載:吳祿,兵部尚書。另據嘉靖《江西通志》卷《饒州府.科目.宋》:天圣二年甲子宋郊榜,吳伸,鄱陽人,兵部尚書。
《梧峰吳氏家譜》記載:吳祐,字齡交,饒州人。但筆者認為以上“天圣二年甲子宋郊榜”有誤,正確的應該是“天福年間進士”。因為“天圣二年甲子宋郊榜”的吳伸,是另一位歷史人物。
據光緒《江西通志》卷二一《選舉表.宋進士》載:吳伸,字仲舉,饒州鄱陽縣人,天圣二年登進士第,初授吉州推官,歷荊湖北路提點刑獄公事,終仕司封郎中,知宣州。宋代的金君卿《金氏文集》卷下《吳司封墓志銘》載:公諱伸,字仲舉,世居鄱陽太伯之南。吳公天圣初,耀進士第,補廬陵獄官,尋授荊湖北路提點刑獄公事,由著作凡九遷至司封郎中。治平元年冬,公既得宣守以歸,感疾,十一月二十五日,易簀于舟中,享年七十三。由此可知,司封郎中吳伸并非本族先祖吳祿公。
《衢縣志.望族表》和《衢州府志》記載:(衢州)紫薇吳氏,小南門廿七荘坑口,五代后唐吳祐為刺史居衢,(后裔)元末避難于紫薇里,清有吳卯金舉人,吳城優貢。(衢州)龍泉頭吳氏,南鄉四荘,與紫薇里同為吳祐后裔,明初由江山青嵌遷衢?!墩憬ㄖ尽酚涊d:據紫薇吳氏家譜,吳祐校正為吳佑。筆者推測,紫薇里吳氏家譜中,吳祿記錄為吳伸,出于字輩統一習慣,故“祐”用通用字“佑”。
唐末吳公約家族,吳鐐家族,吳瑤家族;后唐吳越國功臣吳敬忠家族,吳祐家族;北宋吳玠吳璘家族,都是行伍世家。他們的祖源和活動區域其交集在杭州周邊以及在閩北和福州,比如吳玠吳璘的籍貫,安徽有研究者對出于福建提出不同看法,認為“浦城”不是今天的福建“浦城縣”。本祐公家族很大時間在福建的建州,汀州,福州拓土和守備。后唐宋初的軍隊都是以家族軍隊為主,盡管祐公本人退休后回常山居住,但其家族后輩一定有不少繼續留在原駐防地,這部分人的情況,有文章在論述衢州吳氏來源時寫道:“目前福建吳氏大多為吳祐后裔”。但是除吳亮和吳夢(孟)芳的記載把閩和常山聯系之外,其它尚未有更多記載,因此對這些家族之間有何聯系有待進一步考證。
吳武
2022年11月14日